1977年,發表了這篇文字(在當時文化界先鋒的《號外》),後來收入《綠色思想》一書中。 近四十年的今天,有個小朋友的一句話應該令好多有識之士震驚、心碎(即使預咗,毫不意外)…… 香港一個接一個學童輕生,老師在班上討論,問同學有什麼感想。一同學說:「好呀,又小一個同我爭」。 爭爭爭爭爭、鬥鬥鬥鬥,這就是我們的社會,這正是我們的悲情。 我們完全誤會了宇宙的法則。 即使是森林定律,在鬥爭(弱肉強食)表面看似殘酷無情的現場底下,其實是無盡的和諧、合作、默契、互助互利、相輔相成。 人類近代的淪落,正是大家習慣了你死我活的比併,誤信什麼有競爭才有進步的謬論。 當我們的家長迷信贏在起跑線上時,他們的寶寶以至整個社會已經輸在起跑線上。 祥哥四十多年來反對幾乎所有的比賽(雖然早年獲獎無數),此志至今不渝。 什麼時候,社會才清醒一點----讓下一代不再用爭相跳下來?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錯誤顯然是在四百年前左右由西方開始的,那種集體自毀的行動今稱為「經濟發展」。 起初,它帶來了一些物質生活的方便與選擇。到了20世紀,配合科技突然爆炸,它把絕大部分人洗腦,成為社會政治經濟甚至人生的主導意識。 直到最近,才開始有人猛然醒悟,開始看到真相。
正視「發展」的災禍 搞了這麼多年「發展」,全球設立了千百個複雜的機關研究與處理糧食問題,醫學、農業、經濟等學問累積了那麼多知識與理論,今天世上仍然有六分一的人口(即 八億)進食的熱量低於正常生活所需,其中一半長期吃不飽,隨時因此引起發育遲緩及患上重病,這些都是當前國際調查的發現。【1】非洲許多國家不斷「發展」,其實一直在退步,情況惡化,水旱災情越來越無法控制,饑荒一次比一次嚴重,原因是「發展」破壞了自然生態,大片大片土地沙漠化。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報告:1973-82年間,全球糧食生產增加了22%,比人口增加高了0.5%,可是在發展最低的36國,糧食生產只增加了21%,而人口增加卻是 26%,即低了0.5%。雖然各地糧食增產了,全球四分之一的人(十億多)由於太貧窮,根本沒有錢去購買糧食。【2】 近代醫學與科技發展其中一個最驕人的成績是嬰兒死亡率下降,可是一些糧食供應不足的國家嬰兒死亡率目前反而上升,許多地區逐漸回復原始時代,周圍的環境變成不毛之地。
迫使全世界走發展之路 許多人誤信一些官方機構散佈的理論,以為今天世界上有貧窮與饑荒,是因為某些民族人口增加太快,思想落後。可是誰了解情況都知道,多生子女在農業社會不但 是增加工作人手的好辦法,還是老來賴以過世的保險投資。一待社會經濟結構改變,核心家庭制度盛行,人口自然急劇下降。【3】 至今為止,國際間企圖援助貧窮國家的計劃大多失敗,原因是它們以「發展」的觀念去設計,看不到當前的悲劇正是同一套錯誤意識的惡果。西方專家以為多給「援助」、派專家去按照西方模式改良生產、多用「科學化」方法耕種,就可以把「落後」地區納歸「正軌」,事實證明這類努力不但無法解決問題,還把情況越搞越糟。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,年前西方科學家研究出所謂「神奇種子」,以為鼓勵發展中地區使用,會帶來「綠色革命」,大大增加糧食生產,結果事實證明完全失敗,因為 那些地區的其他生產條件並未改善(例如灌溉),還要花大筆錢買更多肥料和農藥,更要命的是使用這些新科技加速了農田的機械化,必須大塊大塊耕種才有成績, 結果地主以財勢從小農戶手上買下耕地,農戶耕者失其田,大多數人生活更悲慘,而又因為用僱農耕種,積極性低,加上前述的及其他的因素(如「神奇種子」抗害蟲能力低),生產沒有增加,反而農民吃盡苦頭,從此在絕望裡生活。【4】
經濟發展後果慘痛 這些都是「經濟發展」這個概念帶來的禍害,本世紀內的國際貿易不斷增加,更進一步造成經濟破壞。未發展國家一有了「發展」的意念,悲劇即已開始:為了「發展」,必須先籌一筆基金(西方國家當然樂於「援助」,西方銀行也爭著獻金借貸)。為了償還外債,這些國家被逼放棄種植糧食來供應本國人民,改為種植出口賺外匯的農作物。為了種這些作物,它們向「先進」國家進口大量肥料和農藥,再增加外債負擔,還破壞了本地自然生態平衡,令土壤越來越貧瘠。同時,農產品價錢在市場上不斷下降,製成品價格不斷上升,第三世界處境越來越不利,因為消費主義早已隨著「發展」而入侵,國民紛紛染上了西方式物質取向的心態。結果,第三世界的農民年年復年年種自己不能吃進肚的棉花、咖啡、可可豆,這些東西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沒有價錢,而他們又要真金白銀向「先進」國家買大量糧食和工業產 品,難怪各國欠下的債務天文數字般增加,往往連利息也付不起了。【5】 再舉一個「發展」的慘痛教訓:「先進」國家給予第三世界國家經濟與技術援助,建一座巨型水壩,美其名曰發展經濟,推動農業。結果,千千萬萬農民失去了家 園、耕地、生計,自然生態平衡破壞了河流鹽分增加,周圍土地逐漸變成沙漠,水旱災荒頻仍。唯一受益者是來建工廠的跨國公司,它們得到了廉價電力和勞工。
競爭的消滅主義文化 我們剖析這些事實,是為了找出當代人類文明的病源。顯然上述那些情況不單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獨有的,因為兩種社會不幸中「發展」之毒同樣深,提高物質享受的拚勁同樣瘋狂。人類繼續迷信「經濟發展」,戰爭必然不可免,還境肯定會破壞下去,糧食危機威脅只會更嚴重。 這就是當代綠色運動思想家巴羅(R.Bahro)所指的「消滅主義」文化,他指出這種文化早在西方文明的源頭已經埋下了種子,就是奧林匹克原則中那種爭取 「更多、更高、更快、更好」的精神。人一旦以這種競爭的取向作為主導的價值觀,甚麼都要與人爭一日之長短,而不是尋求合作建立關係,便會處處拚命打倒別人 突出自己,再不懂欣賞每個人不同的優點,只會追求個人的滿足甚於整體的和諧。巴羅在《建設綠色運動》裡說:「歐洲的土地深深埋藏著好戰爭的氣氛……人們投票選科爾(做西德總理),只因為他們要想維持並再提高生活水平;他們清楚知道這樣做也必然會帶來導彈進駐,但是大家當這種事是次要又次要的考慮。」【6】
當代世界觀大錯特錯 從人類歷史的角度來看,目前流行這種科學與物質主義的世界觀不過是新生事物,大約在四百年前才出現,最近一二百年才成為主流。科學唯物主義其實是17世紀 的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意識合併產生出來的,笛卡兒的哲學教我們把內在的觀察感受與所謂客觀的外在世界分割,而牛頓的科學又致力把大自然萬物還原為最基本的構造成分——初時大家以為是原子。現代醫學還是沿襲這種「還原主義」(Reductionist)的邏輯,把病症當作是存在於病人整體以外的東西,企圖把 它們找出來醫治;經濟學和社會學也歷來採用同樣態度,把社會「客觀」地剖析,像一座時鐘那樣逐塊零件拆開來研究。後來達爾文用盲目的、競爭的力量再解釋進 化過程,把上述有秩序的、理性的世界觀倒轉,卻沒有推翻或改良,他提出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」的原理,恰好適用於工業發展,成為替工業社會度身定造的生物學 意念。 那個科技與工業的美麗新世界確是提供給了我們(至少是地球上幸運的一小部分人)夢想不到的物質生活和個人自由,可是即使在最繁華的地區,今天科學唯物主義 結出來的果實也開始不再那麼教人嚮往:我們的食物給下了毒,我們呼吸的空氣令人短壽,我們的土地河流海洋處處污染,酸雨破壞了溫帶森林,熱帶森林又天天給砍掉幾千公頃,英國威爾殊的羊隻被蘇聯的核電災難輻射污染,超級大國軍備競賽繼續升級,非搞出核子浩劫不罷休;全球最尖端的科學家賣了身去研究星球大戰, 任由以十億計的人連最基本原始的科技也享受不到,生命如草芥。在「先進」國家裡,大部分人失去了工作的意義、人性的環境、社交的滿足、生活的方向。
取代競勝精神才有希望 目前也是科學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捩點,因為看來科學也來到了唯物主義的盡頭:相對論與量子物理提出了新的觀點,認為物質原來不是有實質的,也未必可獨立存在 於我們心神之外:原來物質與能量是可以互相變換的。實驗證明觀察者單是在那裡觀察,已經會改變物質的表現;科學家也觀察到低於原子層次的分子可以不經接觸 而互相產生關係。以上一切一切,都修訂了傳統的物理規律。 新物理學並未證明科學方法有漏洞,更未證明得到上帝存在,但是它再次打開了物理與玄學的話。過去二百年世人以為心與物是兩回事,滿足於這樣二分宇宙,甚至重物輕心,現在科學已明白到這樣看實在太簡單又天真。還原主義式的實證仍舊是一種有根有據的研究方法,但是不再能好好解釋物質世界的情況。東方的哲學與各 地的民間智慧被近代西方人輕視,當作不科學的、原始的無聊想法,今天連科學家已開始重視起來。最近一二十年,人類文明開始了「大一統」的趨勢,地球上每個角落的文化有機會貢獻自己一份智慧,逐漸在有眼光有志氣者努力之下,建構出一套整體性的人生哲學與世界觀。 就像當年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徹底改變了宗教、科學、人生,今天正是另一次大轉彎的歷史關頭。
註釋: 【1】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,《World Resources 1986》(New York: Basic Books 1986),頁1。 【2】參見D.M.Smith,《Where the Grass is Greener》(Pelican 1979),第1章;R. Higgins,《The Seventh Enemy》(London: Pan Book, 1978),第4章。 【3】詳見周兆祥:《沒有「過剩」的人》,(《突破》155期(1987年9/10月))。 【4】參見李約翰譯:《綠色革命》及《糧食第一》,(台北:遠流,1987)。 【5】《New Internationalist》月刊多次專題報導過這種不幸的政治經濟現況。亦可參看S.George, 《How the Other Half Dies》(Pelican 1976)及B. Caravan,《Economists for Beginners》(New York: Pantheon Books, 1983)。 【6】R. Bahro,《Buildind The Green Movement》(G.M.P. 1986)。 【7】以上部分資料來源:W. and D. Schwarz,《Breaking Through》(Hartland, England: Green Books, 1987)第1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