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支筆來,計算一下你自己康復機會有多大! 從此,你識做了。 「醫生告訴我只有剩下三十天的陽壽,我整個人呆著了,我大哭、大叫,憤怒莫名,我以為是他搞錯了,一定是將我的紀錄跟其他病人掉換了。我充滿了恐懼和自憐。有個下午,我向天狂叫:『上帝呀!我可以做些甚麼呢?』 「上帝答覆了我的問題——不是在雲端響雷般發言,而是我內心的雲霧驀地撥開了:我清清楚楚感覺到自己此時應該馬上去找那些患癌生存下來的人,問問他們怎麼得以逃出鬼門關,找出他們成功戰勝癌病的秘訣。」 講這番話的人是美國人安德森(Greg Anderson),他卅七歲患了末期肺癌,時維一九八四年,他活了下來,訪問過以百計的癌症生還者,寫了一本書《醫生說是癌症時該做的50件事》〔註1〕。他在書中說:仔細研究過這些人的經歷後,發現原來戰勝癌症的故事有重要的共通點,例如: • 絕大多數生還者都相信自己得以康復,絕非偶然好運。 • 他們相信是自己努力不懈爭取康復,天天實行,才有成功。 • 他們大多數認為自己康復不是醫生單獨的功勞。 • 他們在患癌之後學會了全面發動身、心、靈的力量,尋求健康生活。
這位安德森先生總結了調查所得,將康復的秘袂歸納為八大原則。他建議每一個患癌症的朋友撫心自問,看看是否已經在這幾方面盡力爭取存活機會。
1. 認真延醫診治 大多數活了下來的癌症患者都受過「全套」的、認認真真做的醫療工夫,其中不少是所謂「主流」方法(手術、化療、電療),也有些是非主流的方法,各式各樣都有。 幾乎所有癌症患者都延醫診治,甚麼方法都用,為甚麼有些成功,又有些屢醫無效呢?原來關鍵在於成功者都爭取主流,決定選擇甚麼療法,又對該種療法信心十足。如果他們消極、甚麼都交由醫生決定的話,存活機會即大打折扣。 2. 信念與態度積極 癌症患者對於癌症所採取的信念、所抱的態度,也大大影響命運:最基本的信念是「癌症不等於死亡」。現在全世界談癌色變,以為患上癌症就要等死,這是非常不幸的想法。存活下來的癌症患者都拒絕這樣悲觀。 這不等於說他們不肯承認自己病情嚴重,如果他們說:「我沒事呀,我很健康,不會有事的」,那等於逃避現實。反而他們承認現實——癌症可能致命,也可能不會奪命,他們的態度是:「不錯,我可能會死於癌症,但我也可能存活下去。現在我不管有多少時日,也要全部拿來爭取健康,按照我所知道的做最合適的事。」這種態度最有助於康復。 安德森發現存活下來的癌症患者都有以下的信念: • 「我決定所採用的這些療法是為我最好的、最有效的(不管別人怎樣說),而且副作用不大,我一定承受得起。」 • 「康復絕非碰彩,不是奇蹟,是我十二分努力的結果。我將爭取健康當作此生最重要的事情,不遺餘力去做。」 3. 爭取運動 幾乎所有存活下來的癌症患者都十分重視運動:有些游泳、有些踏單車,最多的是步行,他們不少都要臥床、坐輪椅,但是仍然堅持用盡各種方法去鍛鍊身體,舒展筋骨,例如在輪椅上舉重,在床上做全身體操等。這些都不容易辦得到,往往需要很大毅力。但是他們都明白:「多多運動令人得以主宰身體,指令身體活動是健康的關鍵。」 4. 生命目標與享受 患過癌症活下來的人都有生命的目標,認為活下去是有價值的。他們大部分都喜歡布施——服務他人,完成使命。一個最大的動力是家庭:「沒有了我,他們難以捱下去。」「我堅決要參加女兒的婚禮。」他們很多都樂於助人,覺得有機會做好事實在太好了,覺得世界需要自己,自己可以付出、付出。 另一方面,癌症的存活者也是享受生命的高手,他們覺得人生好玩的,他們有各式各樣的喜好,其中令人奇怪的是特別多人沉迷於園藝——種花種菜,有男有女、有鄉下人有城市人,似乎種東西怡情養性對於醫治癌症真有神奇效力呢,也許是花草樹木的生命力和成長現象給予他們強大的精神支持力量,也許在跟植物相處之時,他們得到內心的平安喜悅。 總之,生命重拾目標,生命之中有好玩的東西,一個人的生存意志即告增強,從此身體的自癒能力得以在意念指導及鼓勵之下發揮最大的作用。 5. 親友同事支持 社交圈子對人的健康非常重要,對重病患者尤其影響重大。 患癌症得以康復的人,都非常重視自己跟周圍的人的關係——不少是畢生第一次,因為長期以來忽略了這方面。他們努力去改善、建立自己跟家人、親戚、朋友、同事、鄰居等等的關係,尤其是那些樂觀積極的、關懷自己的、本身健康快樂的人,因為多多跟這些「成功」人士相處,特別容易受到良性的感染。患癌症的人不少都是一向社交生活失敗的,既沒有愛侶或知心朋友,又跟家人親友同事長期不和甚至鬥爭互相憎恨,癌症迫使他們再次建立起美好的社交網絡之後,他們的病也霍然而癒了。 也有些人患了癌症之後交上了「同是天涯淪落人」的其他患者,他們在支援組織中交往,或者私下來往,互相鼓勵、照料、支持,這種關係對於康復往往起了重大作用。 6. 改變飲食習慣 患癌症得以康復的人,往往都是全面改變了自己飲食的態度、方式、選擇。他們大徹大悟,知道以前不應該長期吃對身體不利的東西(肉類、加工食品、高脂肪、高蛋白質、少纖維、香煙、酒、各種化學藥物)、不應該在鬧情緒時亂吃、不應該在緊張時或高壓的環境下(例如喧鬧的地方)進食。 他們開始大量吃新鮮的水果瓜菜、糙米和全麥製品,盡量減少吃肉(尤其是紅肉)和海產,不少生機飲食(生吃)和盡量吃有機產品,不少吃全素。 他們有些吃維他命及礦物質的補劑,但有些也沒有這樣做。不過他們共通之處是強烈感覺到自己改變飲食習慣,是天天在主動努力去爭取健康,必有收獲。 7. 積極思想 患了癌症而得以康復的人,都是用「心」去醫好自己的,他們懂得採用「心理戰」,令自己覺得有希望、不斷鼓勵自己、時常憧憬美好的未來,他們會使用各式各樣靜心的技巧,令內心平靜、積極、自在、專注、充滿創造力,全面改善了自己的情緒世界。 我們的文化令人以為積極的感受是好的,負面的感受是不好的。患了癌症而康復的人卻懂得接受負面的感受,容許自己情緒大起大落,知道這是人生之常情。不過他們懂得不讓這些情緒長期佔據內心,反而努力運用種種積極的辦法,由負性情緒之中提升出來。他們不斷鼓勵自己:一切很好,明天會更好。 8. 靈性提升 癌症的劫後餘生者大多比以前更多靈性生活,他們跟死神打個照面之後,許多東西都看破、放下,對生死順逆較能釋懷。不少開始明白色即是空,做人執著是自招痛苦。 不過他們皈依傳統宗教的不見得多,反而下定決心,將餘生用來追尋內心的平安,他們感受到與天地冥合的美妙狀態,從中得到醫治的力量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安德森強調以上八方面都不可少,但是並不是同樣重要,而且是有階段性的,例如在診斷病情的初期,努力搞治療非常關鍵;等到治療過程開始了之後,「治心」和改變飲食產生較大影響。到了較後時期,社交支持及其他因素陸續發揮作用。 每一個癌症患者都要自己設計爭取復原的方案,明白到在不同階段要著重不同的因素。極少人可以在短時期之內,馬上徹底改變八方面的情況,有些企圖這樣做,反而欲速不達,暫時失敗,要重頭來過。 死裡逃生的人,回頭望過去,絕大部分都強調以上八方面的改變實在是不可少的。
。 。 。 。 。 。 你有多理想的條件轉危為安、重新健康做人呢? 現在就檢討一下,照上文的介紹計一計自己的機會(每項1分最低,10分最高): 分數 1. 延醫診治 □ 2. 積極信念態度 □ 3. 運動 □ 4. 人生有目標、享受 □ 5. 親友同事支持 □ 6. 改變飲食習慣 □ 7. 積極思想 □ 8. 做靈修 □ 總 分(滿分為80) □ 如果你總分50以上,康復機會很大;如果未夠50分,現在是下決心努力的時候了。祝福你。 *
註1 Grey Anderson, 50 Essential Things to Do When the Doctor Says It’s Cancer, Penguin, 1993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祥哥教與與腫瘤相亡於江湖: